公司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一、公司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撤銷則是由有關機關在當事主體實施違法行為,達到法
公司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公司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撤銷則是由有關機關在當事主體實施違法行為,達到法定撤銷要件后,撤銷相應的主體資格,證件等如企業(yè)的營業(yè)執(zhí)照是一種行政許可,撤銷是行政機關的糾錯行為,是對實施中存在違法因素的行政許可的糾正。撤銷一般都具有溯及既往的效果,即行政行為撤銷通常使得行為自作出之日起喪失法律效力。
二、企業(yè)注銷后的法律責任承擔是怎么規(guī)定的
根據(jù)《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一旦注銷登記,公司即告終止,其法律意義上的主體資格就告消滅。換言之,公司一旦注銷登記,公司就不復存在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向其主張權利了。
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公司法》對申請公司注銷登記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除非因合并或者分立外,公司在申請注銷登記前必須經(jīng)過法定清算程序。所謂清算,就是通過一定程序了結(jié)公司對外所有的法律關系,并在清償所有債務后將公司剩余財產(chǎn)分配給公司股東的程序。清算程序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由清算組核實債權并進行清償,清算組應在清算期間通知、公告?zhèn)鶛嗳?,由公司的債權人向清算組申報債權,公司只有在完成清算程序后,才可以申請注銷登記。
公司注銷,其民事主體資格即消滅,正常情況下,本不存在也無法追究其民事責任。但如果存在其他當事人如股東、董事、監(jiān)事、經(jīng)理等應對該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情形,則可以以其他當事人為被告,直接對其追究相應的民事責任。如股東在公司注銷的過程中,沒有依法履行必要的清算義務,由股東承擔清算不實的責任,即由股東來承擔未履行清算義務的賠償責任。
這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并不沖突。如果股東履行了清算義務,那么無論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財產(chǎn)能夠清償其債務,都不應追究其股東的責任,這正是有限責任本來的結(jié)果。但由于股東未完全履行清算責任,導致原告未能申報債權和參與清算。如果該公司清算的結(jié)果還有剩余財產(chǎn),則被股東分配;如果該公司資不抵債,則本應按比例受償?shù)呢敭a(chǎn)被其他債權人分走。兩種情形最終均導致原告?zhèn)鶛嗟牟荒苁軆敗6鴮е逻@一結(jié)果的原因正是由于股東未履行通知義務。對此應承擔的責任不再是一般的有限責任或無限責任,而是獨立形成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