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海需要做好什么?日前,《上海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下發(fā),聚焦“國際”,緊扣“消費”,突出“中心”,從7個方面提出了28項具體任務,力爭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笆奈濉?,消費先行發(fā)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上海動作頻頻。近日,“金秋購物旅游季”啟幕,將結合“金九銀十”,在9月19日至10月8日期間推出200余項特色活動。而在幾天前的上海重點消費地標和品牌首店簽約儀式上,上海14個區(qū)一口氣推出15個重點消費新地標、12家首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到上海“買買買”,未來三年很關鍵,上海的消費基礎優(yōu)勢和發(fā)展動能很強,完全有能力做到消費先行。有了過硬的硬指標,更要有軟實力。在《方案》中,上海明確從“營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huán)境”和“完善國際消費政策和制度體系”兩個方面下手,推出近十條舉措。《方案》提出,上海要進一步提升供給質量,打造消費地標,強化樞紐功能,優(yōu)化消費環(huán)境,加快推動消費提質擴容,做大消費流量規(guī)模,吸引高端消費回流,全面提升上海的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yè)活躍度、到達便利度和政策引領度,打造全球新品首發(fā)地、全球消費目的地,全面打響“上海購物”品牌。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需要充分結合當前消費升級和全球消費發(fā)展的新趨勢,勇于探索,多方面持續(xù)發(fā)力?!氨热?,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與擴大開放、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標志性商圈、聚集全球高端消費資源、營造多行業(yè)融合互動的消費生態(tài)、完善高效便捷的消費環(huán)境、健全法律法規(guī)、促進公平競爭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吸引優(yōu)質人才、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等。”付一夫說。資源聚集,如何實現構建融合全球消費資源聚集地、推動多領域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打造引領全球消費潮流新高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標志性商圈、營造具有全球吸引力消費環(huán)境、完善國際消費政策和制度體系、構建區(qū)域協(xié)同產業(yè)聯動新格局……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方案》重點聚焦七個方面。“構建融合全球消費資源的‘集聚地’,被放在了第一條?!鄙虾iL三角產業(yè)互聯網促進中心理事、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需要有“集散中心”和“消費中心”來承接,還需要有品牌聚集。具體來看,“構建融合全球消費資源聚集地”方面涉及6項具體任務,其中包括“打造全球消費品集散中心,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xù)提升‘五五購物節(jié)’影響力”。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進博會已連續(xù)在上海舉辦了三屆,可以說,進博會已成為連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臺作用也日益凸顯。據了解,第四屆“進博會”首批出運展品近日已從歐洲啟運。同時,《方案》提出“建設浦東國際消費中心”,明確加快推進浦東“全球消費品牌集聚計劃”,擴大與消費相關的服務業(yè)開放。配套政策方面,上海提出,對消費新業(yè)態(tài)實行包容審慎監(jiān)管,引領帶動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同時,發(fā)揮浦東先進制造和貿易航運樞紐優(yōu)勢,推動消費平臺和流通中心建設。聚焦“國際”,打響“本土”“打響本土制造消費品品牌,打造外貿企業(yè)自有品牌”,也是《方案》值得關注的重點?!按蝽懕就林圃煜M品品牌,推動本土消費品牌上臺階,崛起本土品牌的高原高峰,實現本土品牌的國際化,是《方案》非常重要的一個政策舉措和實施路徑?!眲趲烬g分析稱,對品牌的理解需要與時俱進,既要吸引既有的外來國際品牌,更要花大力氣培養(yǎng)本土品牌,使其成為將來的國際品牌。勞幗齡進一步表示,上述政策的延伸效應,折射出來的是上海四大品牌的有機融合,尤其是“上海購物”與“上海制造”的聯動,帶動的是產業(yè)鏈的延長,是從消費升級到優(yōu)質生產供給的重要刺激和拉動,“其延伸效應還會反映在上海作為長三角的龍頭,對整個長三角乃至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生產的拉動,以及對中國制造高質量發(fā)展的推動?!彼缡侵赋?。據悉,上海將從展會層面發(fā)力,包括做大做強中國品牌日、世界設計之都大會、設計創(chuàng)新展等,提升本土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在網絡新消費層面,《方案》提出打造一批面向垂直領域、細分客群的上海品牌。上海培育出更多有競爭力的本地品牌,也將促進“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中分得更多蛋糕。付一夫指出,近些年,我國本土品牌憑借自身的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與此同時,人們對于消費升級的訴求日漸強烈,對本土品牌的認同感不斷提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能單方面強調吸引海內外消費者前來觀光購物,還應重點發(fā)力本土品牌的壯大,引領國內品牌走向世界?!备兑环蚪ㄗh,既要“國際消費本土化”,又要“本土消費國際化”。在付一夫看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對本土品牌走向世界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契機,應大力推動本土品牌在產品研發(fā)、創(chuàng)意設計、性能把控、產品包裝、市場營銷等環(huán)節(jié)有所突破,繼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力爭搶占未來市場和產業(yè)競爭上的制高點,“《方案》正是迎合了這一方向”。此外,“擴大與消費相關的服務業(yè)開放,研究探索放寬電信服務、醫(yī)療健康等服務消費市場外資準入限制,促進服務供給體系升級”,也有可能對全國產生輻射效應。“今天的消費不僅是實物商品的‘買買買’,服務消費已成為高品質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眲趲烬g分析稱,放寬服務消費市場的外資準入,一方面給出了推動服務消費供給體系擴容和升級的經濟信號;另一方面也是吸引國內外企業(yè)共同建設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表態(tài)。